故事会/民间故事/内容

为天空立法的人的故事 为天空立法的人完整版简短

民间故事2022-11-22 14:47:11阅读:
“感谢上帝给了我这样一位精通的视察者。这8分绝不敢轻忽,我决定从这里打开缺口,改革以往所有的系统。”
  
  他是个早产儿,只在母亲的肚子里呆了7个月。4岁时,他因天花险些丧命,接着又得了猩红热,眼睛被烧坏。因为视力差,天空上的星辰对他只是一些微弱的发光体。然而,成年后他却热爱上了天文学事业,并立下了“为天空立法”的大志。他,就是德国闻名天文学家开普勒。
  开普勒1571年12月27日出生于德国符腾堡州维尔城,1589年考入杜宾根大学,攻读神学、哲学和数学,之后转向天文学,成为哥白尼学说的刚强拥护者。
  1594年,开普勒大学毕业,任格拉茨大学的数学和天文学讲师。1600年,他在丹麦闻名天文学家第谷·布拉赫的邀请下来到布拉格,当上了布拉赫的助手。
  1601年,布拉赫去世,开普勒承当了老师未竟的事业,研究火星。事先,无论是托勒密依然哥白尼,都认为星球是作圆周运动的。起初开普勒也持这种看法,并将布拉赫留下的关于火星的资料用圆周轨道来盘算,可盘算了几个月却毫无结果。
  一天,恩师马斯特林来布拉格看望开普勒,见他的屋子里到处画满了乱七八糟的圆圈,纳闷地问:“朋友,我不知道你这些年到底在干什么?”
  “我想弄清行星的轨道。”
  “这个问题从托勒密到第谷·布拉赫,不是都毫无疑问了吗?”
  “不对,现在的轨道和布拉赫的数据另有8分之差。”
  马斯特林失声叫道:“8分,多么小的一点啊。只相当于钟盘上秒针在0.02秒的瞬间走过的一点角度!我的朋友,你面前是浩渺无穷的宇宙啊,难道这点误差也要引起愁思?”
  开普勒岑寂地说:“我已经查遍布拉赫关于火星的资料。他二十多年如一日的调查数据完全一致——火星轨道与圆周运动有8分之差。感谢上帝给了我这样一位精通的视察者。这8分决不敢轻忽,我决定从这里打开缺口,改革以往所有的系统。”
  恩师和亲朋的不理解,并没有刚强开普勒。他不像布拉赫那样决定研究1000颗星星,而是紧紧盯住一颗星星——火星!
  经过几年不懈研究,1605年,开普勒终于发现火星的轨道并不是圆,而是椭圆。这个发现在天文学上具有划时代意义,就是之后被称为“开普勒第二定律”的椭圆定律。过后,他又发现了第一定律:行星绕太阳作圆周运动在一定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,即等面积定律。
  一个惊世天机,就这样被开普勒识破。此后十年,他以顽强的毅力和耐心,终于从一大堆盘算数字中发现了另一个秘密:行星绕太阳运转时,其运转周期的平方等于它与太阳间平均距离的立方,就是之后的“开普勒第三定律”。这三条定律使得神秘无边的宇宙星空逐渐显得井然有序,并为牛顿创建万有引力定律打下坚固底子。
  这个终生病魔缠身的人,在贫病交加中奋战多年,终于实现年轻时立下的大志,探索到了宇宙秘密,被人誉为“为天空立法的人”、“天体力学奠基人”。
  曹炜明摘自《中国青年》 编辑/静眉

相关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