故事会/历史故事/内容

114 李特的流民大营的故事 114 李特的流民大营的故事完整版

历史故事2022-7-27 23:05:56阅读:

西晋的腐朽统治和混战,给百姓带来无穷无尽的灾难,加上接连不断的天灾,许多地方的农民没有粮吃,被迫离开自己的故乡,成群结队到别的地方逃荒。这种逃荒的农民叫做“流民”。

公元298年,关中地区闹了一场大饥荒,略阳(治所在今甘肃天水东北)、天水等六郡十几万流民逃荒到蜀地。有一个氐(音dī)族人李特和他兄弟李庠、李流,也跟着流民一路逃荒。一路上,流民中心有挨饿的、生病的,李特兄弟常常接济他们,照顾他们。流民都很感激、敬重李特兄弟。

蜀地离开中原地区比较远,百姓生活比较安定。流民进了蜀地后,就聚集在各地,靠给富户人家打长工度日。

益州刺史罗尚,却要把这批流民赶回关中去。他们还在要道上设立关卡,预备抢夺流民的财物。

流民们听到官府要逼他们离开蜀地,想到故乡正在闹饥荒,回去也没法过日子,人人都发愁叫苦。

流民们向李特诉苦,李特频频向官府请求放宽遣送流民的限日。流民听到这个新闻,感戴李特,纷纷投奔他。

李特在绵竹地方设了一个大营,收容流民。不到一个月,流民越聚越多,约摸有两万人。他的弟弟李流也设营收容了几千流民。

李特收容流民过后,派使者阎彧(音yù)去见罗尚,再次请求脱期遣送流民。

阎彧来到罗尚的刺史府,看到那里正在修筑营寨,调动人马,知道他们不怀美意。他见了罗尚,说明了来意。罗尚对阎彧说:“我已经准许流民脱期遣送了,你回去通知他们吧!”

阎彧直爽地对他说:“罗公听了别人的好话,看样子恐怕不会饶过他们。不过我倒要劝您,不要小看了老百姓。百姓看起来是软弱的,您若逼得他们无路可走,众怒难犯,只怕对您没有利益。”

罗尚假惺惺地说:“我不会骗你,你就这样去说吧!”

阎彧回到绵竹,把罗尚那里的状况一五一十通知李特,而且对李特说:“罗尚虽然这样说,但是我们不能轻信他,要防备他偷袭。”

李特也嫌疑罗尚的话不可靠,马上把流民组织起来,预备好武器,布置阵势,预备抵抗晋兵的进攻。

到了晚上,罗尚果然派部将带了步兵、骑兵三万人,偷袭绵竹大营。

晋军进入李特的营地,李特故意镇静自若躺在大营里。晋将自以为得计,一声命令,叫兵士猛攻李特大营。

三万晋军刚进了营地,只听得四面八方响起了一阵震耳的锣鼓声。大营里预先埋伏好的流民,手拿长矛大刀,一路杀了出来。这批流民勇猛无比。一个抵十个,十个抵百个。晋军没有料到流民早有预备,心里一慌,已经没有斗志,被流民杀得落花流水,四散逃窜。两三个晋将逃脱不了,被流民们杀了。

流民们杀散晋军,知道晋朝统治者不会罢休,就请求李特替他们作主,领导他们抗击官府。

李特和六郡流民头领一商量,大家推李特为镇北大将军,李流为镇东将军,几个流民头领都被选举为将领。他们整顿兵马,军威大振。过不了几天,就攻下了附近的广汉,赶走了那里的太守。

李特进了广汉,学汉高祖刘邦的样子,宣布约法三章,打开了官府的粮仓,救济当地的贫苦百姓。流民组成的军队在李特领导下,纪律严正。蜀地的百姓平时受尽晋朝官府的压迫,现在来了李特,生活倒安定起来,怎么不高兴。民间编了一个歌谣说:“李特尚可,罗尚杀我。”

罗尚表面上派使者向李特求和,暗地里勾搭当地豪强势力,围攻李特。李特在奋勇抵抗过后,战败牺牲。他的儿子李雄持续率领流民战斗。公元304年,李雄自立为成都王。过了两年,又自称天子,国号大成。之后到李雄侄儿李寿在位时,改国号为汉。所以历史上又称“成汉”。

相关阅读